「飛虎」跨文化工程

一直參與角聲佈道團印度「飛虎工程」及中國兒童之家事工的黃鍾小玲(Veronica),回想在印度及中國的點滴回憶時,充滿感恩。以下是她的心路歷程。

印度短宣

2009年,當我第一次踏出印度德里機場時,不單見到很多人,還看到很多動物,豬狗牛羊都有,人和動物竟可以一齊在機場出現,令我大開眼界;接著很多人湧過來,幫我們這班落機的乘客拿行李,我從未見過這種場面,內心沒有感到驚慌,而是充滿激動,不禁流下淚來,向神呼求:「神啊,這就是你差遣我去的地極,你要我在這裡做什麼呢?」

坦白說,我當時不知道可以做什麼,好像「一嚿雲」,因為葉牧師的呼召,我便來到印度短宣,但來到可以做什麼呢,我完全不知道,但神知道!不是我們要做什麼,想做什麼,而是神引領我們,帶我們接觸這裡的年青人,服事他們,就這樣,開始了印度10年的短宣事奉。

在德里,我們建立了一個年青人學習的地方,印度的年青人渴望追求更好的生活,但他們很多在貧民窟成長,沒有機會讀書。有一個貧窮的女孩,因為要照顧家庭,從未讀過書,但她來到中心後,便很用心學習,更慢慢把家人和朋友一個一個帶來,葉牧師視她如親生女兒教導和照顧。我們之間雖然言語不通,雞同鴨講,但當葉牧師向她講福音時,她竟然表示明白和接受,這完全是神的作為。

這位女孩一直跟著葉牧師學習和認識信仰,有次她跟我們去探訪一個家庭,幫手做翻譯,在那裡她認識了一位男孩;你要知道,在印度很多女孩的婚姻,都是由父母安排的,但這位女孩很獨立,更與這男孩公開談戀愛,婚後二人繼續在中心學習,過著簡樸但喜樂的生活,生命因著耶穌得到很大的改變。葉牧師一直帶著他們成長,後來介紹他們認識了一位外國宣教士,後來因為簽證關係,我們未能再返印度,但聖靈的工作沒有被禁止。這對夫婦跟這位宣教士在當地建立教會,服事年青人,他們生了孩子後,還領養了多一個孩子,把神的愛帶給有需要的人。

我回想,在印度這10年,我們究竟做了什麼呢?我們只不過是撒種,是神親自收割,就像這對夫婦,神改變他們的生命,成為蒙福的人。看著他們的改變,我心裡有很大的喜樂,這份喜樂,是我做其他事情、賺了多少錢、得到幾多成就,都不能換取的。記得有次一位印度年青人,帶著弟妹一同來到我們中心,他們什麼都不懂,卻懂得跟葉牧師查經聽道,長大後跟當地的宣教士事奉;又有一次,我們去探訪一個家庭,有個女孩的腳被車輾過,發炎得很嚴重,但家裡沒錢醫,我們便帶她去醫院,用了二百美元就把腳醫好,醫生說如果再過兩個星期,她的腳就會變成殘廢;神的恩典臨到她身上,藉著我們微少的幫助救回了的生命;你沒有沒想過,二百美元可以挽救一個人的一生?在香港、在美國,二百美元算得什麼?但在印度,卻可以救回一個人的生命,神的恩典要臨到這片地上,不是人可以禁止的。

「在香港、在美國,二百美元算得什麼?但在印度,卻可以救回一個人的生命了。」

中國兒童之家

記得最初開始中國兒童之家事工時,我同樣什麼都不懂,又是「一嚿雲」,只是按著心裡的感動去做。我自小在貧窮的環境中成長,對貧苦大眾的生活特別有共鳴,也對這些小孩有負擔,常夢想長大後要開孤兒院幫助他們,我相信這是神給我的異象;直到勞伯祥牧師說「角聲」要在內地開孤兒院,想找同工幫手時,我想也不想便舉手表示願意。

不經不覺,我在兒童之家的事奉已經有17年了,最初兩三年,一年回國內三四次,與留守在兒童村的香港同工開會,支持前線同工的工作。透過兒童之家培育的孩子,至今已有六百名,有些來到時只有幾歲,神祝福每一個來到的孩子。在福建三明村長大的年青人,有些做了軍人,有些讀中醫,有些成為會計師、舞蹈家和教師,生命有很大的轉變我們不是付出很多,只是做好要盡力的那一小部份,在孩子最艱苦窮困的時候,扶持一把,幫一幫忙,因為神與我們同工,孩子的人生便完全不一樣,如果他們留在鄉下,只會繼續失學、四處流浪,我們算不得什麼,只不過把種子撒在土裡,澆了一些水,是神愛他們,使他們即使在荊棘中也可以成長,成為有用的人。

中國兒童之家是美國角聲和香港華恩基金會共同經營,雖然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,但神把我們放在一起,使我們有同一個心思和意念,為兒童之家奉上時間和愛心,回想起來,這17年的合作真的很寶貴,雖然我們每年只見面一兩次,但在主裡同感一靈,就算相隔很遠,都會感到很親近。

中國兒童之家是時候找接班人了,我當初以義工身份幫手,但若有人需要經濟上的支持,我們願意承擔和供應。我想告訴大家,做神的工作,一點也不辛苦,不是大家想像的要有很大的犧牲,一切全是神的作為,我們只是被神所用的工具,但你會在當中得到滿足的喜樂。

「我們不是付出很多,只是做好要盡力的那一小部份。」

角聲跨文化事工,在印度已完成它的目標,已有三位年輕人被建立,而且在協助宣教士的工作。飛虎工程未來的發展,是與華恩基金會、重建援助和華越三個機構合作,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開拓事工。合作後第一個計劃,是送了660套濾水系統,到孟加拉和羅興亞難民營。現在又於巴、孟兩地,建築兩所兒童之家,收容有需要的孤兒。兩地的工程,都計劃於明天落成。未來更展望協助當地的教會,發展基督徒村,讓信主的信徒,可以聚集一起,發展社企類形的事工,協助他們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