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賑災 錢到人到心到

由汶川大地震到新冠肺炎症情,「角聲」的賑災事工不斷發展。2008年5月12日,當時「角聲」總幹事勞伯祥牧師、副總幹事周簡艷珍、南加州分會總監李偉強牧師及多位「角聲」同工正在北京,探訪當地紅十字會,商討日後中國發生災害的合作事宜。豈料,在下午開會途中,室內的燈光突然擺動搖晃,紅字會人員身上的傳呼機隨即響起,傳來了四川省汶川縣大地震的消息,當時勞牧師即時向紅十字會表示願意認捐一百萬元人民幣賑災,並委派李偉強牧師統籌賑災的工作,正式開展了日後「角聲」賑災事工的發展,開始一連串的愛心關懷之旅。

汶川大地震現場。

建立完整基督徒見證

李偉強牧師當時為賑災事工訂立一個簡潔但清晰的方針,就是「錢到、人到、心到」,「角聲」為災區的重建及需要籌款、向災民送贈物資,但更要重的,是親自把關懷和愛心帶到災區,實踐「在社區建立完整基督徒見證」的「角聲」異象;而且每次賑災都不是獨自去做,而是聯合當地的救災組織和教會攜手合作,達成聯合眾機構及教會的使命。

回想起2008年在汶川的賑災行動時,李牧師說:「我當時好緊張,因為並不認識當地的機構和教會,但起行前葉啟明牧師給了一位當地弟兄的聯絡給我,說這位弟兄曾經來過紐約,受過「角聲」的恩惠,或許可以幫忙帶路;我跟他聯絡,他十分熱心,在機場接機,又開車帶我進入災區,我便在災區把最新的消息傳回紐約,刊登在六月的《號角月報》。這次賑災我們總共籌了二百萬美金,做了很多事情,包括資助興建小學,協助重建教會,又撥了50萬元作為種子基金,興建四川省綿陽市角聲華恩兒童之家,幫助失去親人的孤兒有書讀有地方住,費用全免。兒童村舉行奠基禮時,我們也有份出席,並一直跟進當地學校及教會的發展。」

四川省綿陽市角聲華恩兒童之家動土禮。

聯合眾教會機構

汶川大地震翌年,台灣屏東縣發生「八八水災」,李牧師又去到當地山區賑災,向醫院捐贈接載病人的車輛、大量的探熱針,並資助醫院聘請護士和社工一年薪津;隨後一年,2010年,海地發生嚴重大地震,李牧師又馬不停蹄去到當地,與多間救災機構合作,共同賑災;比起中國和台灣,踏足海地令他特別難忘,他說:「我帶了很多食物和玩具,所以行李很多,但落機時負責接機的機構宣教士還未到,我很焦急,當時很多海地人走過來想替我取行李,因為言語不通,我不敢把行李交給他們,唯有把行李放在一個大鐵絲網後面等候,等到宣教士來到才鬆一口氣。我們送了五百張特製的輪椅給災民,方便維修;我們又與宣道會合作,教當地人做輔導工作,並捐贈抽水機和淨水機,為災民提供可飲用的食水;又與另一間機構合作,把貨櫃改裝成流動診所和醫療中心,成為一次跨文化的賑災合作。」

海地賑災。
海地災民感謝角聲帶來的關心和援助。

今年八月,海地再次發生地震,「角聲」又為當地災情籌款,並從經常性開支撥出一萬美元賑災,但由於疫情關係,李牧師說暫時未能到當地視察及參與工作,覺得很可惜,但只有盡力去做,他說:「疫情確實令賑災工作帶來障礙,但我們依然會把握機會去做,例如最近印尼疫情嚴重,有人便聯絡『角聲』,說香港有機構可以把氧氣機送去印尼,每部連運費需660美金,希望我們支持,勞牧師同意,結果我們籌了145部氧氣機的善款,透過印尼華人基督教聯會送去災區,印尼駐香港領事館亦很感謝我們的幫助。『角聲』對印尼賑災是有感情的,印尼幾年前曾發生大地震,我們去到當地農村做賑災工作,提供金錢和建屋物料協助他們重建家園,自力更新,當時興建了48間臨時屋。當地負責人告訴我,說他們曾向印尼的回教組織求助,但沒有人來,想不到我們在美國這麼遠卻來了,很多謝我們的幫助。這些都是機會,讓我們活出基督徒的見證。」

捐贈氧氣機援助印尼疫情。

災難喚醒人心

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,而賑災工作正好把人的距離拉近,李牧師分享2011年日本海嘯賑災工作時說:「日本人最初不想接受別人幫助,但我看到改變。我當時去到岩手縣一個接近災區的地方,找到一個合作機構,機構的牧師說今次地震對當地教會有很大的提醒,因為日本教會的規模較小,一般只有數十人聚會,信徒較為內聚,往往忽略了外面社區的需要,但那次災難發生後,他們召集了各教會的教友到災區探訪,向居民派發麵條、醬油和米,並在物品貼了『耶穌愛你』的字句,他說地震前去當地派單張沒人理會,但今次當他們願意持續地探訪和關心時,居民對教會的態度改變了,增加了信任,實踐了『錢到、人到、心到』,讓人看到神的愛很實在。」李牧師又說,當年在四川賑災期間,不小心把載滿金錢和證件的腰包掛在酒店公共廁所內,開車出發後一小時才發現遺失,非常擔心,打電話回酒店查詢,職員說員工打掃時找到並代為保管,全部金錢和證件都完好無缺,令李牧師大為感動,職員對他說如果不是地震,這個情況很難會發生,李牧師說:「他們知道我們是來賑災,是來關心他們的,態度便很不同。」

向日本災民捐贈漁船「角聲丸」。
與日本教會合作賑災行動。

一直以來,「角聲」賑災事工基本上是沒有收取行政費用,大部份捐款都落到災區當中。李牧師強調,「角聲」和其他賑災機構不同,毋需依靠行政費用去維持經常性事工開支,可以更有效地支持每次賑災行動,而每次行動都經由「角聲」賑災支援網策劃委員會計劃及執行。

愈分愈多

最後,李牧師以「愈分愈多」的聖經故事,來總結他對賑災事工的領受,「神要以利亞去到西頓撒勒法寡婦的家中受她供養,但寡婦屋內只有一把麵粉和一點油,但以利亞對她說,缸裡的麵粉不會用完,瓶裡的油決不會短缺,結果真是這樣發生。在機構事奉會面對經濟短缺的問題,但聖經教導我們,愈抓得緊,所得愈少,愈與人分享,便愈分愈多。『角聲』賑災事工由2008年開始,至今沒有停過,賑災的地方還有非洲和菲律賓,雖然如此,但我們沒有缺乏,同工沒有減少,新事工反而愈來愈多,這便是愈分愈多的屬靈真理,值得我們去思想和學習。」

(謝謝您對「角聲」的支持,如對文章有任何回應及分享,歡迎電郵給我們:info@cchc.org